或許是,應該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從小就很愛聽歌,也很愛唱歌。
雖然,聽了廿幾年都沒聽出個所以然,學了樂器也都不了了之,沒辦法幹掉周杰倫,甚至自娛娛人的功能都沒有,可能連當個私房DJ都不夠格;
雖然,國小跟高中都加入過合唱團,投入很多時間跟金錢在錢櫃&好樂迪,嚇走浴室裡面的蟑螂,嗓子都唱啞了,但是也是唱不出個所以然來,上不了檯面。

小時候擁有的第一張專輯是小虎隊的『逍遙遊』,這是我的第一個卡帶專輯。
印象中,那好像是國小二年級時的事情,小虎隊當年還曾經搭著貨櫃演唱車停在宜蘭文化中心表演過。
不過隨著年代久遠,卡帶早就壞掉,也不知道被我丟到哪裡去了。

小時候沒有多少零用錢,所以為了某些很想要的東西,會努力的省吃儉用的達到購買目的。
所以花費的用途不外乎貼圖本、零食、模型機器人(剛彈&BB戰士&大無敵)、軌道車(大約國小五年級到國一的時候很瘋)、漫畫還有卡帶。
國小以前比較少買卡帶,國中到高中時代,因為很喜歡聽歌,所以有特別喜歡的歌手都會很努力存錢去買專輯。
不過當時一張專輯的卡大售價是≒NT170元左右,所以除非很喜歡否則很難痛下殺手,想省錢聽歌的方法就是錄下廣播節目中放送的最新單曲,DIY自製大合輯。
那時候沒什麼其他的選擇,基本上廣播頻道最能聽到流行樂的就是中廣流行網。
我記得我都會鎖定由羅小雲所主持的『知音時間』,每週五晚上都是一週一次的榜時間,中美日排行榜歌曲一應俱全,是當時最具有公信力的排行榜。這時候只要準備好空白錄音帶(當然會重複使用),算準好歌曲和播放時間按下錄音鍵,就可以免費收藏我想要聽的歌曲。
當時最討厭的就是主持人會在歌曲中插話,這樣一來我就沒辦法錄到完整的單歌,感覺很圈叉。
等了很久好不容易等到想錄的歌曲,因為主持人的一句話讓我只能忍痛按下停止鍵的那個感覺不知道有多痛苦。
除了自己錄音,那時候坊間還有盜版卡帶目錄,甚至也有客製化的大補帖專輯,便宜的價錢獲得許多學生的喜愛。
不過學生時代的我一直很執著於專輯內部的設計(有一部分是因為迷戀大姊姊專輯內的美麗照片),所以一直都還滿堅持買正版唱片的。

好像是在國小畢業旅行之前,因為很愛聽歌,在家聽收音機不夠過癮,尤其畢業旅行可以帶隨身聽真的很棒,柪了很久終於讓我柪到我這輩子的第一台Walkman。我真是個幸福的孩子阿。
簡直就整個很開心,我還記得那台隨身聽是aiwa的;雖然Walkman是SONY發明的,不過當時aiwa可以說是能夠跟SONY相互抗衡的音響大牌。
只不過到後來聽說還是被SONY吃掉了。

從那時候開始,隨身聽對我來說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自動換面的卡式隨身聽簡直是棒透了。
不過因為對那時候的我來說,三號電池也不便宜,加上帶隨身聽去學校是會被沒收的的,所以其實大部分的時候還是聽著自己家裡面的收音機為主,隨身聽只有外出旅遊的時候才有登場的機會。

漸漸的,高中時期開始,卡帶時代逐漸結束,取而代之的是CD的時代。
我永遠都記得,我的第一張CD唱片是『王傑』的『我』。
這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王傑那時候可以說是紅的台灣歌手,氣勢整個給他很強。
而整張專輯讓我最有情感的歌就是第13首歌『回家』,因為那是區運會在宜蘭舉辦時的歌,而且國二的我剛好有參與到那年的區運會,坐在字幕台裡面翻字幕卡,很有記憶的一件事情,連帶著當時歌曲搭配廣告的記憶。
後來,這張CD因為不懂得保存被我給刮花了;然很可惜,但是我還是把它當做是寶一般的收藏著。
畢竟,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張CD;第一塊卡帶已經不見了,CD當然要好好收著。

不過買CD對我來說,是很高的消費。
一張CD專輯當時大約要≒NT320左右,雖然比現在的便宜,但是對於身為一位沒啥零用錢花的高中生的我來說,無疑是種負擔。
所以一開始都省吃儉用,選擇性的挑最愛的歌手買CD回家收藏,最重要的是,我還會建檔。
沒錯,我會幫自己買的CD建檔,每張CD我都會編碼建檔後在依照順序統一收齊,項目包括『專輯編號代碼』、『歌手名稱』、『專輯名稱』、『發行日期』、『購買日期』、『製作公司名稱』、『發行公司名稱』還有『總數量編號』等。
就這樣,高中時期最愛做的事情就是逛唱片行,只要沒事就會跑去唱片行逛,去看有沒有新專輯,哪家唱片行的CD最便宜?甚至很龜毛的在買CD之前要千挑萬選到一張包裝完全沒有刮痕的才捨得掏出錢買回家。
當時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穿著學校制服,騎著機車載著心愛的馬子一起去逛唱片行』。
只不過,夢想永遠不會跟事實相同;事實上是,高中時代的我既沒有機車也交不到女朋友,這樣的事情我這輩子都沒做過。
說實話,如果當初我拿這一半的精神來讀書,應該就不可能落到美學期都要補考重修的命運了。
只能說,用對的態度放在不對的事情跟不對的時間點上,是種浪費。

既然買CD,就需要來台CD隨身聽。
雖然國中就開始選擇性的購買CD,不過一直到了大約高二才買了我第一台,也是我目前唯一一台的CD隨身聽。
不要小看它,它一直陪伴我到大學畢業,現在還躺在我宜蘭的床旁邊,只不過因為年事已高,所以很兩光,挑片挑得很嚴重就是了。
CD Walkman的廠牌是Panasonic,當初也是掙扎很久才決定要買這台,價錢與品質上的拔河。不過雖然Panasonic這台CD隨身聽比SONY便宜,但是還滿耐用的(被我"不小心"摔了好幾次),音質也不錯,我很喜歡。
這時候的我,不管什麼音樂我都聽,無論台、洋、日、港、韓哪個國家的歌,無論何種曲風我都愛聽,包容力很大。不過最喜歡的還是東洋搖滾還有R&B。
『陶吉吉』的第一張同名專輯『David Tao』是我的最愛,光是那張CD我至少聽過上千次,甚至是上萬次。
我實在是太愛這張專輯,導致我想要擁有能夠播放這張專輯的所有的播放媒介,所有的媒介當然就是包括卡帶、CD甚至是MD。
高四那年開始流行MD的時候,我以為會是新世代的新主流,我還特地COPY了一片這張專輯,為未來進化到MD時代做準備。只不過,後來的事實是,MD被MP3打敗了,MP3成為現今主流的播放格式。

高中時期末段,那時候宜蘭也聽得到UFO NETWORK,所以有更多流行的音樂資訊可以藉由廣播傳進我的耳中。
當時大概也是因為受到廣播節目的影響,整個很哈日,尤其是日本的搖滾樂。
當時最愛的搖滾團體有『 B'z 』、『 LUNA SEA(月之海) 』、『 L'arc~en~Ciel(彩虹)』、『 GLAY 』。
每天早上都要打開隨身聽,接上喇叭,來首搖滾樂Rock一下,振奮自己一天的精神。
高中時期,因為有CD PLAYER的陪伴,讓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聽歌看書。
當我要K書的時候,總是需要用耳機把我定在座位上,用耳機裡面的音樂,隔絕與外面世界的干擾。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L'arc~en~Ciel的『 Winter fall 』幾乎是我重考班時期每天必聽的一首歌曲。
雖然聽不懂歌詞,不過光是聽旋律就讓人覺得事件很爽的事情。
尤其是,把耳機開到最大聲,雙手把戴上耳機的耳朵摀住,讓共鳴達到最高點,整個就是很Enjoy。
只是如果長期這樣聽下來,對聽覺功能真的會有傷害就是了。

上了大學以後,隨身聽就真的更離不開我了(這個時期是CD PLAYER)。
騎車的時候聽,坐車的時候聽,走路的時候聽,看書的時候聽,無聊等人的時候也聽;當時我的基本配備就是— 背包+隨身聽&耳機。
甚至在韓國的那年,這付裝扮成了韓國同學認識我的第一印象(當然是在染成金毛之前)。
對我而言,隨身聽真的是我生活上的良伴,相對的,因為要聽歌就會一直無怨無悔的把金錢花在購買CD專輯上面,大學以前,最大的開銷應該就是買CD吧!?
後來數量太大,大二之後就懶得繼續建檔了,我的CD清單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MP3時代來臨,雖然我還是愛買正版CD,但是我不得不承認,MP3真的是省錢又方便的播放模式。
不過我一直遲遲到當兵那年,忍了很久,錢存了很久,終於買到我第一台MP3 PLAYER。
那時候我的CD PLAYER早就已經跳針不知道跳到哪裡去了,所以中間期時有大約快兩年的空窗期沒有隨身聽可以用,因此可以想像當我買到MP3 PLAYER的心情是有多麼雀躍,多麼開心。
但是,沒想到這台MP3 PLAYER不耐用,用沒多久就壞掉,加上當時光華商場大搬家,我不知道要找誰修,結果隨身聽變成隨身碟,整個給它欲哭無淚。
就只能在家用電腦聽歌,隨身聽又遠離了我一段時間。

退伍之後,努力工作了半年多終於讓我存夠錢,我終於可以換一隻理想中的手機了!
嗯!?不是隨身聽嗎!?怎麼變成手機!?
因為我買的,是可以打電話、可以照相、還可以聽歌的多功能手機Samsung SGH-E908。
當時的掙扎點是,要在iPod跟多功能手機之間做選擇,後來的想法是因為用手機可以聽歌,iPod不能打電話,所以就選擇以買手機為第一優先。
於是我的手機同時就是我的隨身聽,也是我的照相機。
為了聽歌,還買了一顆藍牙接收器接收手機發出訊號,接上耳機就可以聽歌也可以講電話,感覺真的很棒。
如此一來就算聽歌也不會漏接電話,騎著機車都可以放肆的聽著音樂,有電話來可以自動轉換接聽,真的很方便。
不過缺點就是,用手機聽音樂,尤其是還藉由藍牙收發訊號真的很耗電,所以手機經常會沒電,所以要隨攜帶充電器跟替代電池就是了。
之後沒多久意外從搖滾妹子那邊入手一枚Samsung SBH-170藍牙耳機之後就更方便了[ 史丹利激尐叫 × [3C] SAMSUNG SBH170。 ],乾脆就直接一直掛在脖子上捨不得拿下來;可惜後來不知道怎樣被我搞壞,害我難過好一陣子。

去年生日因為剛好媽媽尾牙抽中一台iPod nano,於是就當作是我的生日禮物送給我。
於是這台2G iPod立即卡位成為我現役的隨身聽,我還特地為他買了一套小猴衣,超可愛。
雖然2G的容量是最低規格,但是也足夠讓我放進去三百首以上的歌曲,夠用了。
出差搭船或是搭車的時候,電力足以維持24小時加上300多首歌曲的容量培我渡過許多無聊的時刻;好比說馬祖到基隆的船班,一趟就是八個小時,除了睡覺就只能聽音樂了,如果這麼長的時間都用手機聽音樂,一方面很快就沒電,續航力不足,而且手機還會過熱變成燙手山芋,不合用。
我只能說,隨身聽真的很方便阿。
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音樂圍繞的感覺真的很棒。
感謝科技的進步,隨身聽的體積越來越小,容量越來越大,價錢也越來越便宜。

高中大學時代,邊走邊聽隨身聽的人似乎沒有很多,不過近年來因為MP3格式的方便,走在路上很難不看到有人在掛耳機聽歌。
等公車的人,搭車的人,走路的上班族、學生還有要去運動的爺爺奶奶,騎機車的人,健身房裡在跑步機上奔跑的人,耳朵上都不約而同掛上耳機,享受音樂的包圍。這是以往那個體積大又笨重,續航力不足,歌曲有限的Walkman時代所達不到的事情。

騎機車回家的路上,看著路上的人,突然有感而發的一篇文章。
我很高興,在隨身聽的每個世代中我都沒有缺席,而且隨身聽一直都是我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
我見證了隨身聽世代的演進與成長,同時也紀錄著我的時代與記憶。
我離不開音樂,所以也離不開隨身聽。

生活即音樂,音樂即生活;
就算我不是星光幫,不是楊宗緯,但是我有隨身聽,讓我隨時可以站在自己的星光舞台上,準時開唱。




糟糕~
不小心又寫得落落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r.Stan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